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313/17059 (19%)
造訪人次 : 544113      線上人數 : 81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2959


    題名: 簡吉與外來團體的關係
    作者: 張獻堂
    貢獻者: 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
    關鍵詞: 簡吉;台灣農民組合;勞動農民黨;台灣共產黨
    日期: 2013-12
    上傳時間: 2015-01-07 10:33:19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
    摘要: 台灣農民組合最初成立之時,本是一個單純以提高農民智識與文化的團體,可是後來卻一步一步走向激烈抗爭的「左派」路線,這實與農民組合與其他外來團體的密切接觸有關。由於農組本身人才與經費的缺乏,再加上社會運動經驗不足,就必須積極與尋求外來團體的奧援。可是從另一面向來看,台灣農民組合是當時最大的社會運動團體,是其他結社組織所亟欲爭取合作的對象,面對日本這個外來統治政權,它是共同敵人,於是互相聲援、相互合作是十分自然的事。
    在這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台灣農民組合的領袖─簡吉,是最具關鍵性的角色。台灣農組成立後,簡吉和趙港親赴日本國會請願,期間並和日本農民組合和勞動農民黨接觸,所以在農組成立之初,日本方面先後派了麻生久、布施辰治和吉屋貞雄來台,簡吉也將日本的思想、戰術移植到台灣,增加了「階級鬥爭」的色彩。
    台灣農組在第一次全島大會後已是島內最大團體,且有「左傾」的傾向。1928年台灣共產黨的謝雪紅被押解回台,被釋放後積極攏絡農組,而謝雪紅第一個想吸收的人便是簡吉,這是因為簡吉在農組的地位與農民的心中,聲望是極高的,如此想要拉攏農民組合也相對容易些。此時的農組在各地抗爭激烈,極需人才與經費,簡吉就和台共的謝雪紅合作,最後更加入了台灣共產黨,簡吉的思想更為左傾,更帶有濃厚的共產主義。
    簡吉的共產主義色彩,也為他帶來坎坷的命運。台灣總督府就以農組進行共產主義運動為由,於1929年2月12日進行全島大檢舉,簡吉因此被逮捕,判刑一年。
    關聯: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第12期,p.115-130
    顯示於類別:[出版品] 北市大社教學報(第12期-)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