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Item 987654321/1237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922/17135 (11%)
Visitors : 4506631      Online Users : 56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2377


    Title: 女子籃球規格改變對投籃動作之影響
    Authors: 葉良志
    Keywords: 運動學;籃球規則;?子選手
    Date: 2010-06
    Issue Date: 2014-07-01 10:26:14 (UTC+8)
    Publisher: 臺北市:台北市立體育學院
    Abstract: 本研究目的主要有二,一是分析及比較不同規格籃球在罰球線之出手角度、出手速度、
    出手高度、拋物線頂點高度及入射角度,二是分析及比較不同規格籃球在三分線之出手角
    度、出手速度、出手高度、拋物線頂點高度及入射角度。研究對象為 8 名大學女子甲組籃
    球選手(平均年齡 21±1.20 歲,身高 172.12±5.04 公分,體重 63.25±6.26 公斤)。研究方法
    利用一部高速攝影機,拍攝速率 250Hz 快門速度為 1/1000 秒,以及兩部數位攝影機拍攝在
    罰球線與三分線的投籃動作,資料分析採用描述性統計(平均數、標準差)及獨立樣本 t
    考驗。研究結果發現:一、罰球線上,6 號球之出手角度為 61.36 度,出手速度為 6.96 公尺
    /秒,出手高度為 2.16 公尺,拋物線高度為 3.70 公尺,而入射角為 40.08 度;而 7 號球之出
    手角度為 60.73 度,出手速度為 6.85 公尺/秒,出手高度為 2.15 公尺,拋物線高度為 3.75
    公尺,入射角為 41.47 度。另外,6 號及 7 號球在出手角度、出手速度、出手高度、拋物線
    高度及入射角度上,都沒有顯著差異。二、三分線投籃部分,6 號球之出手角度為 54.69 度,
    出手速度為 8.22 公尺/秒,出手高度為 2.04 公尺,拋物線高度為 4.30 公尺,而入射角為 47.58
    度;而 7 號球之出手角度為 52.53 度,出手速度為 8.25 公尺/秒,出手高度為 2.04 公尺,拋
    物線高度為 4.28m,而入射角為 47.05 度。另外,6 號及 7 號球僅在出手角度上有差異,但
    是在出手速度、出手高度、拋物線高度及入射角度則未達顯著差異。本研究發現國際籃球
    規則修訂,女子選手改採用 6 號球,此一變革對於女子罰球線投籃動作並無影響,但是影
    響三分線投籃之出手角度,建議女子選手在三分線投籃時應增加出手角度,可以提高命中
    率。
    Relation: 運動研究,第19卷第1期,P.23-33
    Appears in Collections:[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Journal of Sports Research(v.19n.1-)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3.女子籃球規格改變對投籃動作之影響.pdf1467KbAdobe PDF343View/Open


    All items in uTaipei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