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313/17059 (19%)
造訪人次 : 543665      線上人數 : 69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2050


    題名: 優秀三級跳遠選手的技術特徵與訓練重點
    Elite Triple Jumpers¡ Techniques And Trainhing Aims
    作者: 陳九州;王淑華;陳志中
    關鍵詞: 三級跳遠;技術;擺動;最大屈膝角;扒地動作;起跳騰起角;比例
    日期: 2005-12-30
    上傳時間: 2014-06-05 15:16:47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教務處
    摘要: 筆者從相關文獻整理出優秀三級跳遠選手的技術特徵要點, 且認為教練或選手若
    能掌握這些關鍵,對提昇三級跳遠的運動表現應有很大的助益。對此,筆者提出五點注
    意要項:(一)在跳躍過程中,強調大幅度且強而有力的手臂與前導腿之快擺觀念,為
    充分利用水平速度與提高垂直速度創造有利的條件;(二)在起跳動作方面,宜採用較
    小幅度的主動下踩式扒地動作,使選手於著地瞬間,其著地點落在身體重心垂線前方約
    一腳掌距離處,以利於取得較大的著地角度,減少煞車力量;(三)起跳前起跳腿的「最
    大屈膝角」不應小於 135¢~140¢之最佳伸膝發力角度範圍,選手應加強起跳腿支撐階
    段的緩衝能力及快速的蹬伸能力;(四)由於所採用技術類型的不同,三跳的起跳騰起
    筆者從相關文獻整理出優秀三級跳遠選手的技術特徵要點, 且認為教練或選手若
    能掌握這些關鍵,對提昇三級跳遠的運動表現應有很大的助益。對此,筆者提出五點注
    意要項:(一)在跳躍過程中,強調大幅度且強而有力的手臂與前導腿之快擺觀念,為
    充分利用水平速度與提高垂直速度創造有利的條件;(二)在起跳動作方面,宜採用較
    小幅度的主動下踩式扒地動作,使選手於著地瞬間,其著地點落在身體重心垂線前方約
    一腳掌距離處,以利於取得較大的著地角度,減少煞車力量;(三)起跳前起跳腿的「最
    大屈膝角」不應小於 135¢~140¢之最佳伸膝發力角度範圍,選手應加強起跳腿支撐階
    段的緩衝能力及快速的蹬伸能力;(四)由於所採用技術類型的不同,三跳的起跳騰起
    角度將會有所不同,但為使跳躍過程中充分發揮水平速度,通常第一跳與第二跳的起跳
    騰起角度不可太大,否則將加大第二跳與第三跳起跳腿的著地負荷,使緩衝加深,因而
    不利於起跳動作的實施;選手應考慮其身體素質與技術特點,找出個人合理的三跳起跳
    騰起角度範圍;(五)選手在第一跳的跳躍過程中,要有跑過起跳板的感覺,並注意減
    少踩板時的踩板力量,以縮小第一跳的距離和比例,朝向「速度型」、「平跳速度型」或
    「跳躍型」之三級跳遠技術類型發展。
    關聯: 北體學報,13期,P.305-318
    顯示於類別:[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1074檢視/開啟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