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881
|
题名: | 台灣區運動會男子跳遠實力演變分析比較 |
作者: | 陳進龍 |
日期: | 1997-11-01 |
上传时间: | 2014-06-05 15:11:30 (UTC+8) |
出版者: |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教務處 |
摘要: | 本文是以中華民國七十五年起至八十四年止,台灣區運動會男子跳遠成績為資料,利用統計理論分析及比較這段時期內,區運男子跳遠實力的演變。其主要動機與目的在討論男子跳遠這項有實力躋身亞洲一流水準的項目做客觀的探討,提出研究結果供國內教練們參考,以期有利於跳遠項目的培訓工作。 本文處理成績紀錄時,係按年度區別,是每年度成績紀錄為獨立樣本,採行平均數檢驗、變異數分析與事後考驗、趨向分析、線性分析等理論來對成績紀錄做分析,經討論後發現本研究的分析結果符合本文的假設,並且可得知75年、77年、79年、81年等四個年度的平均成績比較差;75年的平均水準是十年中最差的;民國76年以後,男子跳遠的平均水準並沒有顯著隨年度增加而進步;民國75至84年間我國男子跳遠的成績確實沒有達到明顯差異;過去十年間男子跳遠成績演變並沒有規律可言,我國並沒有計劃性的逐步提升男子跳遠水準,就以上的結果本人做以下的建議: 一、培訓出一位一流運動員,其巔峰期可用五年估算,民國83年區運會開始,男子跳遠冠軍已由趙志國取得,那麼現階段就應再極力培訓民國87年以後的接班者,如此要突破成績記錄,突破水準才有可能達到。 二、有一流運動員獨霸跳遠項目的冠軍並非完全是不好的,至少它具有引導我國參加跳遠的運動員不斷努力訓練以求超越該運動員的誘因,然而從整體水準的提升以及不斷刺激成績進步的觀點來看男子跳遠水準演變,作者仍期望增加一流跳遠人才培訓,可望形成優秀的跳遠選手群,若能達到進入決賽者,都沒有明顯實力差別,誰也不知道是否會得到冠軍,增加其爭奪冠軍之心理因素,則我國男子跳遠水準之迅速提升將是指日可待的。 三、以往我國男子跳遠成績水準確實未在計劃下發展,成績進步與否全任憑其自由發展,此實值得推展田徑運動競技,提升競技水準的相關單位深加檢討的。 |
關聯: | 北體學報,6期,P.27-42 |
显示于类别: | [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
在uTaipei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