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866
|
题名: | 世界男排強隊後排扣球進攻質與量之差異比較 |
作者: | 鄭芳梵;張甫嘉;張意德 |
日期: | 1996-11-01 |
上传时间: | 2014-06-05 15:11:12 (UTC+8) |
出版者: |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教務處 |
摘要: |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六年間後排進攻質與量的差異,以文獻研究法與錄影帶觀察統計法並行,將一九八八年奧運會決賽美國對蘇聯、一九九二年奧運會決賽巴西對荷蘭、一九九六年奧運會決賽義大利對荷蘭的比賽及個案代表(巴西)等作有系統的整理,結果經分析討論後,得到以下結論: 一、後排扣球進攻以納入現代排球進攻戰術體系是無可爭辯地事實,在量的方面可謂漸增適度,質的方面則潛力無窮。 二、第二波的後排扣球已由被動的彌補性技術轉化為主動的攻擊性技術。 三、舉球員在後排,也就是有前三名前排扣球員搭配後排進攻,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化進攻趨勢。 四、1-2和6-3後排進攻實施區,為現代排球後排進攻的主要發動區;6-3區成為後排進攻戰術變化較多的活躍區。 |
關聯: | 北體學報,5期,P.31-42 |
显示于类别: | [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
在uTaipei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