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313/17059 (19%)
造訪人次 : 591745      線上人數 : 68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865


    題名: 田徑運動員無氧動力特質的研究
    作者: 郭志輝
    日期: 1996-11-01
    上傳時間: 2014-06-05 15:11:11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教務處
    摘要: 本研究以無氧動力值的大小與型態,來探討田徑各項運動員的無氧動力的特質,受試者為台北體專,在學19-21歲的男性田徑各項運動員54名,其中包括短距離運動員22名,跳部選手16名,投擲選手7名,長距離選手9名,使用MON-ARK社製的BICYCL ERGOMETER,受試者分別以5KP,6KP,7KP等各種不同負荷強度盡最大努力踩腳踏車踏板,在10秒鐘內完成測驗。求出各負荷強度中的最高旋轉數與最高無氧動力,再從三種不同負荷強度中,尋找出最大無氧動力質與最大旋轉數。
      無氧性動力值大小的評價,以各負荷強度的最高無氧動力的最大值與其單位體重相對無氧動力值為代表。而無氧動力型態則是先消除其能力差求出來的。利用直線方程式,做出各負荷強度與其最高旋轉數之線性迴歸關係:Y=a+bx。此方程式中的截距a是在負荷量為零KP之下的最高旋轉數,b是變動一單位(1KP)的負荷量時對最高旋轉數的影響程度,其結果如下:
      1.以最大無氧動力絕對值(kgm/sec)而言,投擲運動員表現最好,長距離運動員表現最差。
      2.以最大無氧動力的相對值(kgm/sec/kg)而言,跳部運動員表現最好,投擲運動員表現最差。
      3.以無氧動力的型態而言,投擲運動員,負荷強度大時,表現的無氧動力較優,傾向於質量型無氧動力型態。而短距離運動員負荷強度愈小則無氧動力表現愈好,較傾向於速度型無氧動力型態。跳部運動員無氧動力的特質,介於投擲與短距離運動員之間,長距離運動員無論其負荷強度大或小,其無氧動力都表現不佳。
      本研究,對各項田徑運動員無氧動力特質的探討,不只是探討其最大無氧動力值,或某特定負荷強度時的無氧動力大小,同時也可以探討其「質量」與「速度」兩種不同的無氧動力型態。這種研究法也可類推於其他各運動項目,對今後各運動項目所需要的無氧動力測驗,不但可以得到較明確的答案,同時對各運動項目選手的無氧動力訓練,也可獲得更明確的指針,也是筆者今後努力的方向。
    關聯: 北體學報,5期,P.1-30
    顯示於類別:[研究發展處] 北體學報(1-18期)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