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16731 (28%)
造訪人次 : 6411508      線上人數 : 15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724


    題名: 社區優質(永續)發展成環境教育場域(環境學習中心)之研究整合型計畫-「永續校園」學校轉化為社區環境學習中心之適配性評估與運作策略研究
    作者: 高翠霞;高慧芬
    貢獻者: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暨碩博士班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014-05-09 20:16:34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摘要: 我國教育部的「永續校園計畫」宗旨在鼓勵學校以永續發展理念進行校園改造,自2002年推動執行以來,全國已有745所各級學校參與投入。本研究旨趣以學校資源設施乃公共財為前提,將以兩年時間,系統性探究「永續校園」學校的資源設施和社區永續發展的關連,並評估其轉化為「社區環境學習中心」的適配性。研究對象以「永續校園計劃」接受補助745所學校為母群體。研究方法與資料蒐集包含:文件分析、問卷調查、田野調查、訪(座)談與觀察法等方式。研究應用的理論則包括:環境心理學、環境行為理論、永續評估理論、建成環境用後評估理論、協同規劃理論和社區發展等作為本研究之基礎。 本研究所欲探討的項目則有以下數端: (一)「永續校園」學校環境用後評估分析。 (二)比較不同地區(都會型、鄉鎮、偏鄉部落) 「永續校園」社區居民日常生活行為、活動類型與學校環境空間互動關係。 (三)調查不同地區(都會型、鄉鎮型、偏鄉部落)「永續校園」社區居民對社區發展觀點與需求。 (四)評估「永續校園」施設轉化為社區環境學習中心的適配性。 (五)探討應用協同規劃理論在不同類型社區與「永續校園」學校的的運作歷程。 (六)分析ICSP永續社區發展理論在不同「永續校園」學校與社區運用結果的異同。 (七)探究「永續校園」學校領導者與社區權益關係人對社區永續發展影響。 (八)探討「永續校園」學校扮演社區環境學習中心的策略進路與運作機制。 簡言之,本研究企圖以「在地化」(localization)為出發點,探討「永續校園」學校為社區永續發展應扮演的角色,並期望透過「永續校園」學校與社區合作,形塑社區環境學習中心。研究最終目的一方面期望紮根我國在社區永續發展作為,也期使學校創新經營與在地社區永續發展方向一致,帶動社區與學校永續發展之契機。另一方面希望能對國際社會主流思維與聯合國UNESCO永續發展教育計畫方案有所回應。
    關聯: 研究期間:民10108~10207,計畫編號:NSC100-2511-S133-004-MY2
    顯示於類別:[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