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
徘徊在聖凡之間-《全臺賦》中鸞生文化研究 |
梁淑媛 |
|
2005-05 |
徘徊於學理與應用之間:如何看待基本能力 |
陳正乾 |
|
2000-06 |
從 921 地震一談氣象的板塊運動-氣團 |
洪志誠 |
|
2000-06 |
從 921 地震一談氣象的板塊運動-氣團 |
洪志誠 |
|
2007 |
從Anselm Kiefer作品中物質的隱喻性論其對納粹種族行徑的省思─以<馬格麗特--蘇拉米提>系列作品為例 |
林依錚 |
|
2010-12 |
從Bateson生態智慧觀探討孔子思想的價值 |
郭實渝 |
 |
2012-08 |
從Henry A. Giroux對Michel Foucault權力∕知識觀的詮釋省思Giroux課程理論的權力∕知識 |
王嘉陵 |
|
2022-12 |
從M. C. Nussbaum 能力取徑觀點論國家面對個人追求幸福的角色與教育的重要性 |
陳伊琳 |
 |
2011-09 |
從Michael Sandel熱潮談通識課程的教學 |
湯梅英 |
|
2001-12 |
從NCTM(美國數學教師協會)課程標準之科技教育談對我國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之電算器教學的啟示 |
陳育聖; 楊德清 |
|
2009-05 |
從Nel Noddings論培養思考能力的方法談起 |
蔡逸珮; 但昭偉 |
|
2015-03 |
從R. Mayer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探討教師使用「兒童文化館」電子繪本之經驗 |
陳奕璇; 陳昱宏; 林吟霞 |
|
2004-08 |
從TQM的管理哲學看國民小學的教育設施規劃 |
陳志修 |
|
2012-06 |
從Water Study到Sea Dreams談舞譜重建 |
曾瑞媛 |
 |
2022-12 |
從〈持地參事官關於蕃政問題之意見〉看日治初期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發展 |
張耀宗; Chang, Yao-chung |
|
2015-05-07 |
從《「四」「月」「望」「雨」的喜怒哀樂》、《憶˙恆春四調》探討歌謠素材與長笛技巧的特色 |
莊文達; 華佩 |
 |
2006-06 |
從《八瓊室金石祛偽》談石刻辨偽的方法 |
吳俊德 |
|
2019-12 |
從《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到〈張釋之執法〉:論經典詮釋中的視域融合 |
許惠琪 |
|
2018 |
從《史記‧周本紀》看周人之興衰 |
秦照芬 |
|
2018 |
從《史記.周本紀》看周人之興衰 |
秦照芬 |
|
2005-11 |
從《周易》建立道德的形上學 |
鄧秀梅 |
 |
2008 |
從《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提要觀察《四庫全書總目》 的目錄學觀念─以經籍目錄為中心 |
張曉生 |
|
2010-12 |
從《四庫全書總目.四書類》論析政治與學術發展之關係 |
葉錦霞 |
|
2020-12 |
從《墨子.大取》的思想結構重建文章結構 |
林建銘; Lin, Jan-ming |
 |
2012 |
從《廣韻》到國語—漢語讀音不規則分化的類型研究 |
張淑萍 |
|